点赞
分享
- 复制链接
- 点击复制
美食社区分享美食心得通报爱的能量
- 久信房产黄 ·2023-03-25 16:04:10
▶在网络美食社区中,下厨房不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私事,也是可以与同好分享,将爱的信息传递下去的正能量。
用豆腐、白菜做出童年记忆中妈妈调出的味道;用草莓、菠萝在春天的午后做出一顿美味的下午茶;深夜窝在被窝看着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问候世界彼端的厨友,并寻找明天早餐的灵感……如今,美食唤醒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味蕾,还有网络美食社区创业者的灵感。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王旭升,创始人,负责产品市场,北京服装学院毕业,6年互联网从业经验,创业前是豆瓣设计师。
潘俣宁,内容主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搜狐网新闻编辑、单向街书店PR、时尚杂志编辑,出版过菜谱书籍《舌尖上的世界》。目前负责整理与出版下厨房系列丛书。
重要节点:2011年3月,网站(上线月,下厨房手机客户端陆续在苹果ios平台、android平台上线万人使用下厨房的服务,手机客户端安装量超过600万。
设计专业出身,这在互联网创业者中并不多见。两年前,当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在琢磨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的时候,王旭升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兴趣,以及对家庭美食领域在移动浪潮下将会发生的变化的判断,觉得做下厨房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刚起步时,团队只有3个人,厨艺都很一般,但慢慢地从豆瓣网站里过来一些美食达人,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叫‘潘小月’的ID,经过打听知道她在搜狐工作,于是找她聊了一下午,出于对美食的热情,她接受了我们的创业邀请。”最初的创业核心团队由此成型。
“我们坚信,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在新浪官方微博里,下厨房这样介绍自己,很文艺范儿,很能击中年轻吃货们的软肋。
“下厨房”的产品涵盖网站、APP、美食博客,无论哪种产品都带着明显的文艺腔,功能简单、好用。作为前豆瓣设计师,王旭升在创立“下厨房”时的第一直觉是“不太需要设计”,“因为美食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漂亮,尤其是图片,最好应该让用户感觉不到设计,而是沉浸在内容里。而我们的用户多数为女性,年龄跨度也很大,所以在功能设计上也会尽量简单,容易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王旭升曾经潜伏在多个用户讨论做饭的小组、论坛、QQ群中,他发现传统的食谱类网站都按菜系分类,而事实上,煮妇煮夫们做饭的第一道程序是逛菜场白菜豆腐汤的做法、选食材,于是他将网页也设计成按食材分类,并参考了现实中菜场的区域布局设计。
如何从一种食材中变换出无数菜品,这实在是件需要想象力的事情,也是煮妇煮夫们每天头疼的问题,在“下厨房”输入“豆腐”,就会出现“家常豆腐”、“鲫鱼豆腐汤”、“客家酿豆腐”等几十种做法,尽量让大家以最低的成本吃到不同的菜。
在王旭升看来,最让他得意的是“我们对下厨房社区氛围的关注,我们期望下厨房可以通过积累热爱下厨的活跃社区用户,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下厨房”最初通过那些热爱在家亲自烹制美食的用户口碑传播。刚开始时,大家仅仅是每天在线上交流,慢慢地开始有同城聚会,并快递点心,甚至有朋友烤蛋糕从外地带去见朋友,从线上到线下。“下厨房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越我们所期望的:对于不少人,亲手烹制美食,跟看电影、旅行一样,是一种生活状态,需要知音。”
对拥趸们而言,“下厨房”社交的基因契合了他们寻找知音的需求。“下厨房”在设计时也保留了熟人平台的入口,用户可通过QQ、微博账号注册,将已有的人际网络带入;另一方面,在平台内部可以通过“关注”、“评论”等进行社交。在这个美食社区里,大家以“食谱”为纽带进行互动,分享各种下厨心得,可以收藏,也能通过“赞”和评论相互鼓励。而社交行为的活跃也为“下厨房”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王旭升说,在线交流厨艺这件事也很难直接成为“一门生意”,但却可以积累足够多的用户,有一定的规模后,“生意”会自动找上来,只要控制得当就好了。
对“下厨房”未来的发展,王旭升计划围绕社区做好数据挖掘,在发现内容本身的价值上做到最好,围绕家庭烹饪的需求满足更多的用户价值。“饮食类应用的未来其实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总体而言,用户基础以及用户质量很好,这点让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
王宇翔,创始人,在出版业、互联网行业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担中国移动12580产品总监。
重要节点:2008年美食菜谱分享交流社区豆果网创建。2011年,豆果网推出了手机客户端“豆果美食”。如今,豆果网旗下已经拥有“豆果美食”、“美食日记”等多款移动应用,全面覆盖了iOS、Android、Windows phone、windows8等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各类终端设备。目前网站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00万,“豆果美食”手机客户端的总安装量已经超过千万。
“我们一直想做一个与生活结合的社区,吃、穿、住、行是最容易想到的四部分。穿,已经有那么多电商网站;住,也有搜房、安居客这些房产网站;行,有旅游网站、租车网。吃,这个需求从本质说是一个用户的刚性需求,但国内并没有特别好的成熟模型的产品出来。” 王宇翔觉得这个领域有可做的市场空间。
在项目酝酿之初,王宇翔恰好读了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布里亚·萨瓦兰的《厨房里的哲学家》,里面有句话这样写道:“一个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她的人民吃什么样的饭”。“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所以我们选择并坚持做一个美食、菜谱分享交流的社区。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能让所有国人吃得更健康、更快乐。”
在王宇翔看来,美食也是一种非常刚性的需求,“据国家权威数据统计,中国城市居民70%的就餐行为都是在家中进行。而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工资和CPI增长速度的差距,都不足以支撑我们每天在外吃饭。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一线城市,普通人回家做饭的比例还将不断提高”。“你能想象结婚后有了孩子,每天还得带孩子出去就餐吗?做饭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且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也是希望通过美食传递更多有爱的态度,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区别于之前很多传统网站的做法,我们的美食菜谱内容,全部来自用户的原创上传。”王宇翔说,当一个新用户来到豆果时,会感觉加入了一个美食的大家庭,能够和天南海北的美食爱好者共同交流、成长,而不是一些同类网站只能满足简单的查找和浏览功能。
对于“吃”,每个人的需求都会有很大差别,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疾病,如孕妇、婴幼儿、高血压等,豆果网选择的是跟权威的出版、医疗机构合作,获得严谨的数据和服务。
与此同时,品牌合作也是豆果网推广中的重要举措,“我们和东方卫视、旅游卫视、BTV等都有合作,会推荐我们的用户参与节目录制。去年我们还和上海的卜蜂莲花超市合作,开设了第一家实体的豆果美食体验馆,每个周末,在体验馆里都有美食DIY的课程。我们还会邀请一些电视里的美食明星,来体验馆里给用户传授独门秘方。”王宇翔说。
目前,豆果网已经推出了多款移动应用,王宇翔坦承,未来移动客户端方面将会是发展重点。
2012年年底,豆果网正式推出新产品“美食日记”,这是一款美食拍照、分享的新颖应用,能够帮助用户记录每天的饮食,“我们率先给每个用户建立了专属的个人口味偏好模型,将他对食物的喜好都同步到我们的云端数据库,不论他是使用我们的网站、手机客户端、还是平板客户端,甚至是智能电视,都可以获得我们针对他的饮食偏好制定的专属美食推荐。”王宇翔希望,未来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细分需求,推出不同的定制化产品,比如给用户提供健康饮食报告、智能地帮助用户安排每日膳食等。
94人赞
分享
- 复制链接
- 点击复制
相关推荐
大厨分享家常版蚂蚁上树不粘不坨香味一概要害一看就会
胥胥阿 ·2023-03-25
此菜叫做“蚂蚁上树”正在家里也能轻松搞定滋味比饭馆做的还香
李杰 ·2023-03-25
你了解蛋炒饭的“最高地步”吗?顶级厨师才会的“黄金饭”现正在你也能够做
杨贝 ·2023-03-25
利好音信:2021年村支书年数请求多大?必需45岁以下吗?看新推选条目
买买 ·2023-03-25
sunny的创作便利第216个单纯做的蛋炒饭有趣不到的可口配三文鱼
张容 ·2023-03-25
好吃的“炸酱面”做法一学就会
梅子 ·2023-03-25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原文链接:/post/30759.html
/为 “旅行日志”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